亞心網訊(記者 王宗萍)拋開收入穩定的生活,開始重新尋找適合的職業。29歲的馬寧,今年年初做了一項重大決定,辭去了在克拉瑪依一家國企的工作,舉家來到烏魯木齊選擇重新開始,而這一切都緣於他的不甘心。
  馬寧大學學的是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,2008年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克拉瑪依的這家國企工作,而且一干就是近6年。
  在外人看來,他所在的單位是旱澇保收,而且福利待遇不錯,平常月薪五六千元,每年5-9月出野外的時候,工資高達七八千元。為何他還會選擇辭職呢?
  “如果一個人現在就能預見自己十年、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後的生活,你覺得如何?”馬寧說,自己的工作是儀器操作,屬於流程化的作業模式,沒有任何壓力,可以說從第一天上班就能看到三十年後的“場景”。
  他告訴記者,單位每月的工作有定量,30天的工作如果能在20天完成的話,剩下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。即便是在工作時間,除了出現機械故障等特殊情況需要加班外,自己幾乎每天都是儀器在工作,人在一邊發獃。
  “這種狀態讓人心裡發慌。” 馬寧說,自己周圍四十多歲的很多同事都是以這種狀態等著退休。最讓他不可思議的是,與自己同期進入單位的朋友很多都在三十歲左右,竟然已經開始討論起退休後的生活安排了。
  “這不是一個年輕人應有的精神面貌。”馬寧說,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,是因為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過於安逸,不知道該追求什麼,慢慢地就喪失了激情和鬥志。
  馬寧說,自己是一個對生活和工作都有追求的人,願意學習新東西,希望自己能不斷進步和提升。而工作近六年,他覺得自己進步很少,而且儀器操作工作缺乏挑戰性,長此下去,自己會裹足不前。
  “對我來說,這種生活狀態等於是過早地放棄了青春,讓生活變得沒有了意義。”馬寧說。
  離開國有企業的安逸,對於單身的人來說,應該是了無牽掛。而馬寧是已經成家的人,尤其是今年決定辭職的時候,正好趕上兒子出生,家裡添了一口人,意味著經濟負擔加重。因此對於去留問題,他考慮了很久。
  “我問過自己很多遍,對未來也有過N種不妙的假設。”馬寧說,離開意味著告別了曾經擁有的安逸生活,但是自己已經29歲了,再等下去,可能會失去重新選擇的勇氣。
  “三十歲之前,嘗到一次失業的滋味當然不是件好事,但也不一定是壞事。”在他看來,自己正在尋找一個新的未來,其實等於自己的未來也擁有一切可能性。
  對於馬寧敢於放棄安逸的生活,他的很多朋友都贊賞有加,說他有勇氣。其實,馬寧很清楚,過去的安逸生活,讓他在重新選擇的時候會面臨很多困難,但他認為,擁有一顆認真做事的決心和旺盛的精力,自己一定會心想事成。
   職場“安樂死”年輕化
  亞心網訊? 國內某知名網站曾做過一項《你的職場是否“安樂死”》的調查,結果顯示:高達90%的職場人,或多或少處於安樂狀態,工作無精打采,沒有激情。 其中,由於女性容易受環境、家庭等因素影響,比較安於現狀,得過且過。此外,與過去相比,現在的年輕人似乎更容易進入“安樂死”。 調查顯示,25歲以下的人群中,35%的人對工作提不起熱情,其次是25歲-35歲的人群。
  專家表示,許多職場老人意識到危機處處存在,反而積極工作,不斷提升自己。反而是一些年輕人仗著學歷高,青春無敵,對工作不上心,能混則混。特別是一些年輕媽媽因為懷孕生育,把過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家庭,明明職場位置已十分危險仍不自知,白白失去了好工作或提升的機會。
   (編輯整理)
  ?
  (編輯:王建隆)  (原標題:職場:每月賺七八千 太安逸了心不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a90xahtu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